全国开花,西部正艳。2019年2月,工信部对外发布《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》。数据显示,2018年,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.1%,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.9%。
电子信息产业全面爆发背后,与各省市如火如荼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不无关系。除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北京等电子信息产业传统聚集区外,近年来,河北、山东、陕西、四川、福建等省份,也开始全面发力电子信息产业,电子信息产业呈现“全国开花”态势。
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省,是全国四大区域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。2018年,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超9200亿元,连续两年实现15%的增幅,位居中西部第一。不断刷新的数字,是四川作为传统工业大省蜕变转型的缩影。
成都,作为新一线城市,汇集多项优质资源,扛起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大旗,以产业功能区理念组织经济工作,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主导产业集群要素聚集,以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为目标塑造城市新形态。
2018年7月,成都在产业发展大会上作出“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”决策部署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现代产业体系,加速推进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加力推动城市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夯实功能基础。
电子信息产业的成都本底
发展电子信息产业,成都早有布局。
2017年9月,成都市对外发布《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》(后简称“规划”),以电子科技大学为核心,以郫都区和高新西区为两翼,建设总规划面积为121.4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。计划在2022年将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打造为万亿级产业集群,在66个功能区中体量排名第一。